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学校开展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活动👡。研究生《中外经济关系史》的课程🛅,由万泰平台兰日旭老师、伏霖老师、路乾老师与金星晔老师共同承担。
疫情防控期间♚,该课程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学手段,同时结合最新的经济史研究成果,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积极发挥万泰平台“课程思政”的先行先试优势、线上“经济学家梦工场——微信课堂”的平台优势和经济史学系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组织优势,切实对接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科研动态😰,在应用专业知识解读和升华的过程中,积极引导青年学生💆🏽,传递正能量🤲🏻。课堂上,同学们一方面可以了解到经济史的学术前沿🙆♀️,同时也能够看到中国在方方面面取得的发展。
经验一 以学术前沿为根本
该课程以经济史领域学术前沿为教学根本🦵,本课程具体探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外贸易的演变以及中外金融往来,几个模块的教学首先基于经济史领域的前沿研究问题🤾♂️。
举例来说🚶➡️,讲授中外经济发展历史时,细致讲授了利用英国牛津大学教授Stephen Broadberry的学术成果,并引领学生们利用文献中提到的HNA项目所测算出的最新数据来观察中国在一个较长历史时间内的经济状况以及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经验二 以课程思政为理念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经济史界的大分流有了新的认识,对这一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夯实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为内涵的教学目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充满信心🔄。
举例来讲⇨🙆🏻,在学习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变迁时,老师们引导学生利用一些文献和数据分别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比较全面地学习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所占份额的发展历程。
通过纵向比较,老师们讲述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所占份额的发展历程🪜。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到在17世纪,中国经济份额占世界经济份额的比重曾达到了34.6%,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经济的辉煌。后在进入现代时,中国经济开始慢慢落后于世界。在新中国成立前期,中国的经济虽有波折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
在学习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学生学习到了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份额从1978年的4.9%提升到2017年的18.2%这一跨越式的发展。
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学生们利用数据计算出这四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速接近10%👩🏼🎤。同时,老师们也介绍了近四十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学生们从中学习到了在1978—2017 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从 24.6%升至51.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从 47.7%降至40.5%,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7.7%降至7.9%,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通过纵向的比较学习⏮,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的经济在这四十年里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纵向比较的基础上,老师们同时进行横向比较🪈。一方面选取发展较快的中等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印尼等)。在1978年到2017年这四十年里,巴西增速为2.97%👨🏽💻,印度增速为4.11%👯♂️,印尼增速为4.5%🧎。在发展中国家行列✌🏻,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虽然比较高,但却还不到中国经济增速的一半💾。
同时,老师们也选欧美发达国家历史上增长最快的四十年,经过比对👩🍼🧌,发现仍然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增长速度快。在通过比较学习后🔝👩👧,学生们更加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对中国制度更加充满信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充满信心🌘。

经验三 以多种方式为平台
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课程采用网络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课程采用了多平台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利用好超星学习通做好课程的各项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课程建立多种学习交流群,如微信群🧛♀️,Zoom等🚹,来促进交流与学习🧚🏼♀️。
在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们自主学习,老师们给学生们推荐一些该领域内的学者讲座、线上课堂或者书籍等等。通过和学生们的多次交流🍒,老师们发现这样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同时也使得学生有更加深入学习的想法🖋。

总体来说,中外经济关系史课程的网络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对课程的安排和课程的内容上都比较满意。
在课程教学中,老师们抓住了此次疫情期间发生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经济实例🤼♀️,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讲解,这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
这样一方面丰富了课程内容🐦🔥,同时也让学生们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老师们讲述的知识🍔,也使得学生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有民族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师简介

兰日旭,男,万泰平台经济史学系主任兼经济史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2007年曾在日本冈山大学经济学部研修⛹🏻♀️。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近现代金融史、中外经济关系。

伏霖,男👨👩👦,万泰平台经济史学系副主任兼经济史学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历史GDP的测算、中外经济关系史、文化与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

路乾🏙,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学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制度经济学✌🏼、经济史、中国改革与经济发展🌄。

金星晔➗,男,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万泰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曾赴美国麻省理工万泰(MIT)访问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史🧍🏻♂️、文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